油用牡丹如何种植?油用牡丹栽培技术详解

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

油用牡丹如何种植?油用牡丹栽培技术详解:

油用牡丹栽培1、地块选择

油用牡丹栽植,宜选地势高燥、易排水的地块。以沙质壤土为好,要求土壤疏松透气,适宜pH值6.5-8.0,总盐含量在0.3%以下。

油用牡丹栽培2、品种选择

以结籽量大、出油率高、适应性强、生长势强的“凤丹”牡丹品种为主。

油用牡丹栽培3、整地施肥

土壤深翻30~40cm,打破犁底层,耙平搂细,每亩施用150~200kg饼肥,40~50kg复合肥做为底肥,有条件的每亩可增施腐熟的厩肥1000~1500kg。同时施入8~10kg/亩辛硫磷颗粒剂和4~5kg/亩土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。前茬作物病虫害严重时,可以加倍使用。

油用牡丹栽培4、栽植时间

在菏泽市,油用牡丹栽植时间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佳,最迟不超过10月底。

油用牡丹栽培5、种苗处理

可以选用1~3年生“凤丹”实生苗,现生产中多用1~2年生苗。栽植前首先要对种苗进行分级:一年生苗,苗径达到0.5cm以上、苗长不低于20cm为一级苗,苗径0.3~0.5cm、苗长达到15~20cm为二级苗。二年生苗要求长度不低于20cm。苗径不低于0.8cm为一级苗,苗径0.6cm-0.8cm为二级苗。苗径在0.3cm以下或病苗、虫苗、弱苗不要栽植;要尽量选用新鲜苗,不用储藏苗,尤其是储藏后,根部明显失水或又萌生新根的苗不要选用。

将一级苗和二级苗分开,用50%福美双800倍液或50%多菌灵800~1000液浸泡5~10分钟,晾干后分别栽植。栽前要将过细过长的尾根剪去,以栽植后根部舒展为准。

油用牡丹栽培6、栽植密度

油用牡丹定植的密度一般不低于3000株/亩。株距一般为30~40cm,行距一般为50~80cm.株行距一般可以选择40cm×50cm或30cm×70cm,或35×(80+40)cm宽窄行栽植等。为有效利用土地,对1~2年生种苗,栽植密度也可以暂定为每亩5555株,株行距为20cm×60cm。1~2年后,可以隔一株剔除一株,剔除苗可用作新建油用牡丹园,也可用作观赏牡丹嫁接用砧木,剩余部分作为油用牡丹继续管理。

油用牡丹栽培7、栽植方法

1~2年生种苗,可用铁锨或间距与株距等同的带柄2-3股专用叉插入地面,别开宽度为5~8cm、深度为25~35cm的缝隙,在缝隙处各放入一株牡丹小苗,使根茎部低于地平面2~3cm左右,并使根系舒展,然后覆土踩实使根、土紧密结合。3年生以上种苗根系较大,需挖穴栽植。根据不同株龄种苗,也可用专用开沟机开沟栽植,可提高栽植效率。栽植后均需封土10~15cm,以利保墒越冬。

油用牡丹栽培8、田间管理

锄地:油用牡丹生长期内,需要勤锄地,一是灭除杂草,二是改善土壤透气性、增温保墒。在降雨或浇水后要及时松土,松土深度视根系深浅而定,幼苗期要松土浅一些,不要伤及根系;开花前需深锄,开花后要浅锄。

追肥:牡丹喜欢有机肥与磷钾肥。栽植后第一年,一般不需要追肥。第二年开始追肥,可追2次肥,第一次在春分前后,每亩施用40~50kg复合肥;第二次在落叶后,每亩施用150~200kg饼肥加40~50kg复合肥。开始结籽后,每年以三次追肥为好,即开花后增追一次复合肥。

2年生地块可采用穴施或沟施法追肥。进入结籽期的大苗可采用普施方法,将有机肥与复合肥混合,撒施后进行浅掘松土,以确保第二年足量开花结籽。

浇水:牡丹为肉质根,不耐水湿,应保证排水疏通,避免积水,不宜经常浇水。但在以下情况下仍需适量浇小水:一是1-2年生小苗在土壤干旱时;二是在特别干旱的炎热夏季;三是大苗在严重干旱的年份;四是在追肥后土壤过分干旱时。浇水可用河水、坑塘水、沟渠水。严禁用含盐碱量高或污染的水浇灌。可采取喷灌、滴灌、开沟渗灌等方式。

清除落叶: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,及时清除,并带出牡丹田,焚烧或深埋,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。

整形修剪:1~2年生苗栽植时不用修剪,栽植3~4年生苗需先“平茬”后栽植。定植后可视其牡丹苗生长情况,在第二年秋或第三年秋进行平茬,以促从植株基部多生分枝,提高开花量及产量。三年生以后的修剪主要是去除“回缩枝”或过密枝,根据管理水平确定每亩地的留花量。整形措施根据枝叶分布空间在春季萌动时和秋末落叶后两次进行。

油用牡丹栽培9、种籽采收

种籽成熟期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,菏泽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初成熟。育苗用种籽采收时间是:当蓇葖果呈熟香蕉皮黄色时即可进行采收,过早种籽不成熟,过晚果荚开裂种子掉落,种皮变黑发硬不易出苗。制种方法采收果壳褐黄色或褐色的果荚,摊放于阴凉通风的室内,摊放厚度在20cm左右,使其后熟。经过10~15天,果荚大多数自行开裂,爆出种籽。 后熟过程中,每隔2~3天翻动一次,以防发霉。可用脱粒机进行制种。

油用牡丹栽培10、病虫害防治

红斑病、牡丹红斑病等叶斑病在我市牡丹栽培区普遍发生,主要危害茎和叶。红斑病病原菌为牡丹轮斑芽枝霉。病原菌主要以菌丝在田间病株残茎中越冬,也可在不腐烂的病叶中越冬。病原菌侵入途径及潜育期:病原菌可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,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。其潜育期在25℃~30℃时为10天左右。牡丹嫩茎、叶柄上的病斑出现在3月下旬,而4月上旬新叶刚抽出不久即可见到针头状的病斑,后病斑逐渐扩展相连成片,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发病盛期。8月上旬以后很少再出现新病斑。11月上旬后,病原菌进入越冬期。防治红斑病可选择50%多菌灵、70%甲基托布津等800倍液与叶面施肥混合进行。防治效果均在90%以上,一年至少防治4次。2月上旬喷施一遍多菌灵;4-5月,10-15天交替喷施多菌灵、甲基托布津。

根腐病在我市牡丹栽培区发生比较普遍,老牡丹园病株率30%以上,新牡丹园病株率一般15%左右。发病部位在根部,初呈黄褐色,后变成黑色,病斑凹陷,大小不一,可达髓部,根部变黑,根部可全部或局部被害,重病株老根腐烂,新根不长,地上部叶黄、萎凋。枝条细弱,发芽迟,甚至全株死亡。根腐病病原菌为茄腐皮镰孢菌。根腐病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患病根部越冬,越冬的分生孢子无侵染力,而越冬菌丝新产生的分生孢子是初侵染源。(油用牡丹网wg365.org/html/list_1530.html)3月上旬随着地温的回升,病原菌可开始活动,侵入根部,5~7月为发病盛期,10月下旬病菌停止侵染。病原菌随流水作近距离传染,或随苗木调运作远距离传播。病原菌可通过根部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,其潜育期为15~20天。重茬对病害发生危害程度的影响较为明显,牡丹留园时间越长,感病程度越重。土壤PH值高,牡丹感病程度重,一般土质粘重、地势低洼、不易排水的地块发病重,牡丹根受地下害虫(如蝼蛄、蛴螬等)危害的植株感病重。对发现的病株要挖出烧毁,并在种植穴内撒一些石灰或硫磺粉进行土壤消毒。化学防治,以40%福美砷、50%腐必治或50%多福可湿性粉剂300倍进行灌根,效果较好,防效均在84%~90%以上。

立枯病多出现在新的育苗地块,种苗根颈部出现腐烂等症状。病原为立枯丝核菌,病菌从土表侵入幼苗的茎基部,发病时,先变成褐色,后成暗褐色,受害严重时,韧皮部被破坏,根部成黑褐色腐烂。病株叶片发黄,植株萎蔫、枯死,但不倒伏。病菌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的潮湿叶片,引起叶枯,边缘产生不规则、水渍状、黄褐色至黑褐色大斑,很快波及全叶和叶柄,造成死腐,病部有时可见褐色菌丝体和附着的小菌核。对于发病地块,可用50%福美双可湿性粉500倍液和30%甲霜恶霉灵1000倍液交替喷洒,每m2用药液3升。防治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~4月上旬。

根结线虫病在我市牡丹栽培区均有发生,感病轻的地块病株率一般在20%左右,病重地块病株率达30%以上,牡丹被根结线虫侵染后,营养根上长出瘤状物,形成根瘤,影响牡丹的生长、开花。根结线虫的种类为北方根结线虫。牡丹根结线虫以雌虫和卵在牡丹根部越冬,第二年初次侵染牡丹新生营养根的主要是越冬卵孵化的二龄幼虫。根结线虫危害特点是根瘤上长须根,须根上再长瘤,可以反复多次,使根瘤呈丛枝状。可通过病土、流水、工具和带病苗木传播。

化学防治:每株施40%甲基异柳磷或1.8%阿维菌素1~2ml,稀释300-500倍,灌根。防治效果均在85%以上。间作农作物最好不要套种花生。对于土传病害,植株一旦发病,用化学药剂治疗一般效果不佳,要特别注重预防。

金针虫、蝼蛄、蛴螬、地老虎 灌根防治:50%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%甲基异柳磷500倍液灌根防治。毒饵诱杀:40.7%乐斯本乳油或50%辛硫磷乳油0.5㎏拌入50㎏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饵料(麦麸、豆粕等)作毒饵,傍晚均匀撒施。

在栽植3年后,油用牡丹进入结籽期,残效期长的剧毒农药 (如呋喃丹等),在油用牡丹地块不可施用。